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员的,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或者额外支付职工一个月工
来源:时代光华 2018-08-07 16:05:38

 

 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0条规定了劳动者患病、不能胜任工作、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3种情形,劳动者虽无过失性,但用人单位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并不是必须事先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,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,则可以选择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替代,即为“代通金”。选择提前30天通知解除或支付一个月“代通金”,选择权在用人单位而非劳动者。

当用人单位选择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,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为n;当用人单位选择支付“代通金”的,解除劳动合同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为n+1(1为代通金)。除此3种无过失性解除情形之外,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,不存在支付n+1的情形。
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41条规定: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,裁减人数在20人以上或者不满20人但占总人数1/10以上的,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,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。“提前30天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”是法定程序,用人单位不得以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进行替代。

用人单位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后,裁减方案还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报告,方可实施经济性裁员。注意,报告虽然不是批准,但也不仅仅是备案而已。劳动行政部门收到企业的裁减方案后,如发现改方案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的,同样会责令企业进行纠正。因此,该报告行为在性质上与“批准”相当。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,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还是n,而非n+1。

 

 

 

 

课程推荐:

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

变革期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实践

人力资源薪酬福利管理

人力资源内训

兼职培训师,课程开始前,培训内容修改要做需求调查 北京在外地的办事处医保异地安置的办理是怎么样的? 员工领取工资后,擅自离职,该如何处理? 企业管理人员/营销人员/技术人员/后勤人员/基层人员薪资分别占总薪资多少算合理? 绩效管理制度里面需要针对每个部门的岗位做标准吗? 如何询问离职原因才最好? 公司面试与应聘者签订劳动合同后,一直没有上班,发生交通事故,是否可以享受工伤待遇 在企业工作岗位调查中,可以采用哪几种方式? 员工在单位6~10年,动过手术,有精神焦虑,已休息6个月。可以和她解除劳动合同吗 如何对应届毕业生进行思想引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