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为锚定法的优缺点和如何使用?
来源:时代光华 2020-07-13 10:13:01

行为锚定法是一种以工作行为典型情况为依据进行考评的方法。其基本思路是:描述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,对行为的不同情况进行度量评分,在此基础上建立锚定评分表,作为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,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进行测评给分。

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(BARS)的目的:通过一个等级评价表,将关于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绩效的叙述加以等级性量化,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起来

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

1.进行岗位分析,获取关键事件,以便对一些代表优良绩效和劣等绩效的关键事件进行描述

2.建立进行评价等级。一般分为 5—9 级,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,并给出确切定义

3.对关键事件重新加以分配。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,把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几指标中,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,并确定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

4.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。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登记划分的正确性,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有优到差,从高到低进行排列

5.建立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

优点

(1)可以向员工提供公司对于他们绩效的期望水平和反馈意见,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

(2)绩效考评标准比较明确。

缺点:

(1)设计锚定标准比较复杂

(2)考核某些复杂的工作时,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行为与效果的联系不太清楚的工作,管理者容易着眼于对结果的评定而非依据锚定事件进行考核。

相关推荐:

想了解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咨询:400-0808-155

 
HR如何使设计出来的绩效KPI更实际 续签第二年劳动合同,老板让做一个约谈表怎么做? 员工到了退休年龄,社保未满15年,有没有适合的解决方法? 员工请假期间摔伤,可以有病假工资吗? 员工突发病情,如何进行员工关怀和用工风险规避? BLM模型的基础是什么呢? 培训效果不理想,怎么分析原因? 如何在淡季完成招聘计划? 应该如何进行背景调查比较好? 关于培训协议内容中培训费用不能和服务时间挂钩,如何来签订培训协议比较稳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