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为锚定法的优缺点和如何使用?
来源:时代光华 2020-07-13 10:13:01

行为锚定法是一种以工作行为典型情况为依据进行考评的方法。其基本思路是:描述职务工作可能发生的各种典型行为,对行为的不同情况进行度量评分,在此基础上建立锚定评分表,作为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,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行为进行测评给分。

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(BARS)的目的:通过一个等级评价表,将关于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绩效的叙述加以等级性量化,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件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起来

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的步骤

1.进行岗位分析,获取关键事件,以便对一些代表优良绩效和劣等绩效的关键事件进行描述

2.建立进行评价等级。一般分为 5—9 级,将关键事件归并为若干绩效指标,并给出确切定义

3.对关键事件重新加以分配。由另一组管理人员对关键事件作出重新分配,把它们归入最合适的绩效要素几指标中,确定关键事件的最终位置,并确定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

4.对关键事件进行评定。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登记划分的正确性,由第二组人员将绩效指标中包含的重要事件有优到差,从高到低进行排列

5.建立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体系

优点

(1)可以向员工提供公司对于他们绩效的期望水平和反馈意见,具有良好的连贯性和较高的信度

(2)绩效考评标准比较明确。

缺点:

(1)设计锚定标准比较复杂

(2)考核某些复杂的工作时,特别是对于那些工作行为与效果的联系不太清楚的工作,管理者容易着眼于对结果的评定而非依据锚定事件进行考核。

相关推荐:

想了解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可咨询:400-0808-155

 
劳动法中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有哪些? 如何建立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? 电商公司,如何做好绩效考核? 异地中高端人才怎么招聘? 如何拓宽新颖的招聘渠道? 如何确定岗位薪酬?尤其是宽带薪酬的差距 劳动争议及仲裁的流程是怎样的? 参加培训人员参与热情不高怎么办? 操作工上班一年多,没有上社保,出了工伤如何处理? 什么是SAAS模式?